講題一:「最想說的話被自己聽見:敘事實踐的十五堂課」
講師簡介:黃錦敦 諮商心理師 1969年生,高雄人。
敘事治療取向訓練講師、督導與諮商心理師 喜歡創作,從木工、手作燈具、發展治療性卡片、寫書、帶領工作坊到生小孩
覺得都是美麗的作品 喜歡旅行,在移動中感受安靜,在變化中體會簡單 喜歡敘事治療,近年持續投入書籍與治療性卡片的創作,已出版作品包括:
書籍:《陪孩子遇見美好的自己》、《生命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》、《陪一顆心長大》、《生命的神祕配方》
治療性卡片:《哇卡:敘事治療獨特結果問句卡》、《哇卡二:生命故事卡》、《悟卡:敘事治療重組會員對話卡》、《熱情渴望卡》、《親職卡:親職對話澄清卡》、《情緒對話卡》
講座內容:
當一個人敘說自己的故事,不論是困境或順境, 如果隱含其中的生命旋律能被聽見,被好好理解與回應, 人們常能在這樣的過程中也看見自己。
發展多元樣貌、創造多元美麗,是敘事治療能為生命注入活水的關鍵。 而當敘事這顆西方的種子落在東方的土地上,會長出什麼樣的枝枒? 作者跳脫專業書籍的制式樣貌,以豐富的旅行所見與案例故事,搭配自身對敘事治療精神的理解,再加上這些年在敘事實踐中的反思整理,從聆聽開始,循序漸進地介紹如何解構單一標準、發展並豐厚支線故事的方式、重組會員對話、以不同的鏡頭探訪每個人的故事,進而找尋出偏好的自我認同,用貼近這塊土地的語言,與讀者分享他所熱愛的敘事治療。
講題二:「親師生溝通的三角習題」
講師簡介:
簡歷:
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諮商股兼任臨床心理師 陽明醫院北投分院心理諮詢門診 中國石油 明基友達集團 和碩聯合科技EAP 台北市警察局心理諮商股顧問 東吳大學心理諮商中心兼任臨床心理師 台灣大學學生心理輔導中心兼任臨床心理師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心輔組督導 台北科技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兼任臨床心理師 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畢
著作:《心理師的眼睛》、《心理師的單行道》、撰寫張老師月刊專欄文章
講座內容:
校園裡,學生、老師、家長是最重要的主體,也往往是最難平衡的「三角習題」,踏入臨床心理學的領域後,柯書林老師活用細膩的觀察力及各種理論,解析親師生間的三角習題。 自1997年以學校臨床心理師身份踏入中學校園起,便穿梭在學生與其家長還有老師間協調溝通。頭兩年不時碰上挫折,在輾轉難眠時索性將心情與心得書寫下來,並在因緣際會下將之集結為「心理師的眼睛」出版。不料後來越來越多學校老師與家長要求予以協助,轉眼已投身此領域逾二十載。
透過臨床服務發現家長已從「我家小孩講不聽」的不滿,退而求其次地只想學會「如何跟子女作朋友」。也留意到老師早就降低「怎麼讓同學肯努力學習」的期待,卻怎麼也想不到近年甚至連「讓學生能穩定出席」都成了奢求。倒是學生經常不知自己為何被送來「聊天」,而求助心理師服務數量暴增的問題竟是親師之間的緊繃對立。
講題三:「五十年台灣文學記憶」
講師簡介:
隱地,本名柯青華,浙江永嘉人,1937年生於上海,1947年10歲時由時任北一女中英文老師的父親接來台北。十六歲開始寫作、投稿,筆墨生涯至今超過一甲子。創辦爾雅出版社、「年度小說選」、「年度詩選」和「年度批評選」。2006年,獲聘山東棗莊學院名譽教授。2010年榮獲新聞局「第三十四屆金鼎獎」圖書類特別貢獻獎。
講座內容:
一條時光的河──隱地寫回到五○、六○、七○、八○、九○年代;五○年代的克難生活、六○年代的爬山精神、七○年代的文藝風、八○年代的流金歲月、九○年代的旅遊熱……回顧逝去的那五十年,是「雖貧乏卻又豐富的年代」。
隱地以感恩之心,從一九四九寫到二○○○年,五十二年歲月,每隔十年一本,以文學為主脈,輔以大時代社會流離變遷的背景,帶領我們回憶從前──就像一條時光之河,重遊故居故地,也重溫許多和我們一起生活過的作家和學人,一種讓人懷念的溫度瀰漫整套書。 因此,在這套書裡可以看到50年代何凡、林海音夫婦與三個孩子擠著住在十個榻榻米大小的房子,說著:「就是窮開心嘛!」也可以看到年輕男女似蛇般坐在60年代的「純喫茶」沙發上。寫到70、80年代,隱地說:「70年代,中產階級抬頭,大家開始講求生活品質,也注重氣質的自我提升,到了80年代,更是文學輝煌的年代。
隱地說文學是他的宗教,爾雅是自己的文學廟,因此不論時代怎麼變,他仍然每天拈香,他說閱讀、看電影、聽音樂,就像一個人可以活好幾次一生,「你會跟著閱讀進入故事,會覺得自己跟人物是很親的,感同身受他的悲哀、快樂,像時空交替豐富了自己。」 |